当前位置:情欲小说>高辣小说>水乡人家> 第1016章 史无前例的威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16章 史无前例的威胁(1 / 2)

&esp;&esp;明阳子上来拜见皇上和太皇太后后,便站在那大骂冯尚书等朝臣居心叵测,不要脸欺负他弟子云云,连皇帝都插不上嘴。

&esp;&esp;明阳子长期不在京城,回来后难免会有些俗务要处置,更要与徒子徒孙讨论医药医术等,所以这几天一直在西院忙得昏天黑地。今天一出来,便赶上清哑的会展开幕,又在募捐,十分高兴,忙赶过东边来。却在殿门外碰见禁军拖冯尚书出来,冯尚书嘴里还一个劲地说清哑邀买人心等等。明阳子狐疑,遂问究竟。

&esp;&esp;等问明白了,他气得跑上殿就开骂。

&esp;&esp;仁王道:“那冯尚书就是赌输了恼羞成怒。”

&esp;&esp;明阳子喝道:“你还说!这么窝囊,看着你师侄女给人欺负!这是瞧我仁王一脉没权没势是吗?你给我听着:待会儿就通告仁王一脉所有徒子徒孙,往后谁再敢欺负郭织女、往她身上泼脏水,除非他家人不生病,不然病死了也不许为他们诊治!”

&esp;&esp;仁王大声道:“弟弟谨遵长兄吩咐!”

&esp;&esp;众朝臣目瞪口呆——这威胁……史无前例!

&esp;&esp;不过还真难说,山不转水转,没准哪天自己就病得快死了,那时可要看人家脸色了。

&esp;&esp;清哑看着前方那个花白头发老者,嗓子眼热辣辣的。

&esp;&esp;这稀里糊涂认下来的师傅,一直都无条件地维护她。

&esp;&esp;有时她真奇怪,这仅仅是缘分可以解释的吗?

&esp;&esp;她不知道,明阳子自己有颗仁心,看中的也是她的仁心,如此而已,不然,他亲人弟子也不少,谁能得他如此维护?

&esp;&esp;顺昌帝赔笑道:“皇叔,朕已经将冯尚书轰出去了。”

&esp;&esp;太皇太后也叫明阳子上前去,命赐座,然后温言安慰,说她和皇上断不会信人污蔑郭织女,叫他放心;又说募捐还没结束呢,叫他好好瞧着,回头让慈善中心拨一笔款给青山医学院那边;又恭维说这次募捐郭织女功不可没,募捐了许多银两,很快把话题岔开了。

&esp;&esp;好容易安静下来,又一批一百万捐款送上来,因为银票面额小,看着许多,但金额却与之前不能比,这也够惊人的。

&esp;&esp;皇帝和朝臣们发现:截止到现在,捐款的人数丝毫不减,募捐数正以飞涨的速度奔向五千万。

&esp;&esp;这还得了?!

&esp;&esp;这个数目已超过大靖财税收入的三分之一。

&esp;&esp;大靖疆域广阔,自武皇帝(英武帝)统治的“英武盛世”以来,距今已有上百年,百姓安居乐业,内乱不起,边疆也无大战,可谓四海升平,所以人口急剧增长——顺昌帝登基初统计过一次人口:大靖二十个州,总计人口足有四万万——每年财税收入都过亿万之数。

&esp;&esp;这些财税收入中,商税收入比重超过农税。

&esp;&esp;财税收入虽然多,然家大业大,开支也同样巨大。

&esp;&esp;这次,奉州旱灾便令皇帝和朝臣们束手无策。

&esp;&esp;国库空虚,不止户部冯尚书盯着方家等商贾的钱袋子,王大人、蔡大人、吴大人、蒋大人等朝臣也同样关注。他们或许不赞成革新,但却起了重农抑商的念头。今天募捐,朝臣们更是不约而同达成一致,要让大靖这些商界顶端的富豪大出血,来拯救奉州百姓。

&esp;&esp;不料,郭织女凭空插手,上演了一出赈灾义演。

&esp;&esp;募捐的结果,狠狠震动朝臣们的心。

&esp;&esp;这些朝廷官员中有很多冯尚书那样迂腐不堪的,也有很多才能平庸的,还有许多精明投机的,也有王大人蒋大人等治世能臣。

&esp;&esp;现在,这些人纷纷针对募捐结果大发宏论。

&esp;&esp;他们思维敏捷起来,言谈间表示:

&esp;&esp;对此结果他早有预见,之前是静观其变,果然就如他所料,这是比较谦虚的人。还有更直接的人,直言他做了什么什么,言下之意能募捐这么多银子是他推动的。也有矜持含蓄的,就事论事分析,也显示他们超越常人的远见卓识。

&esp;&esp;清哑听得一愣一愣的,觉得朝廷还是有很多能人的。

&esp;&esp;这是她和这些人打交道少,不知他们是“事后诸葛亮”。

&esp;&esp;晚上她告诉方初,方初忍不住笑道:“都说无商不奸,但你记住:这世上最无耻的绝不是商人。”是政客!

&es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