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九月九,重阳节,登高,赏菊,饮酒。
&esp;&esp;洛阳南郊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形若门阙,故名“伊阙”。
&esp;&esp;西山,又称龙门山,也是王生此去的目的地。
&esp;&esp;王生身穿白色儒服,手上束巾,手上拿着一把白色羽扇,俨然一副文人雅士的装扮。
&esp;&esp;在他身侧,王敦王导一身锦服,腰间带剑,剑眉星目清隽异常。
&esp;&esp;在桃柳园待了两个多月,早有一定基础的王生算是把隶书完全掌握了,也恶补了许多知识,看了这时代不少的典籍。
&esp;&esp;对这个时代自然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esp;&esp;两个多月蛰伏桃柳园,除了王敦王导有时来找他之外,他一心治学,没有与外人接触。
&esp;&esp;今日还是他第一次走出桃柳园。
&esp;&esp;九月九,重阳节,王敦邀请王生到伊阙之顶参加诗会。
&esp;&esp;王敦不少朋友都来了。
&esp;&esp;作为黄门侍郎,又是琅琊王氏俊彦,王敦的朋友大多是支持太子一系,或者是与琅琊王氏交好的人。
&esp;&esp;譬如太子冼马江统,散骑常侍潘滔,博士杜蕤,尚书郎鲁瑶皆在此列。
&esp;&esp;王敦生性洒脱,善于评鉴人物。
&esp;&esp;他品鉴说这个太子冼马江统为聪慧少言,称散骑常侍潘滔文学卓著,杜蕤清秀胸有沟壑,尚书郎鲁瑶有三公之才
&esp;&esp;总得一句话,这些人都是当世的人杰。
&esp;&esp;而与当世人杰相交,王生自然是要来的。
&esp;&esp;这样的契机,其实他也等了许久了。
&esp;&esp;“山顶应元早到了,恐怕酒席也摆好了,我们便不要在山腰磨磨蹭蹭了,快些上去罢。”
&esp;&esp;王生点了点头,点头应道:“该是如此。”
&esp;&esp;山下清澈的河水潺潺北流,山上林木葱茏,鸟鸣婉转,碧泉飞溅,滚珠落玉。
&esp;&esp;真是好一副山中美景图。
&esp;&esp;但从山腰到了山顶,王生发现这山顶也是别有一番洞天的。
&esp;&esp;这山顶埋在白雾之中,像是被一剑斩断了一般,更妙的是这山顶上还有一块小水池,引出一条流水流淌下山。
&esp;&esp;在流水边,早有侍从侍女将桌塌美酒美食放在流水侧,两两对立而坐。
&esp;&esp;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esp;&esp;莫名的让王生想到了兰亭集序里面的场景。
&esp;&esp;古人骨子里果然都是充满雅兴的。
&esp;&esp;王生三人到了山顶,桌塌边原本在一起打笑的几个长袖锦衣男子马上迎上来了。
&esp;&esp;“处仲兄,茂弘兄,你俩今日却是来迟了,到时可是要罚酒三杯的。”
&esp;&esp;王敦哈哈一笑,上前抱住这个高冠宽袖俊美男子,说道:“应元,罚酒三杯我王敦可是不怕的,到时不知道你们四人怕不怕,莫要最后醉得不省人事,被我等嘲笑。”
&esp;&esp;江统哈哈一笑,却是浑然不怕。
&esp;&esp;“王处仲,到时谁先醉可还不一定呢,你可不要太快嚣张了。”
&esp;&esp;王导看了江统一眼,撇嘴打趣道:“应元兄,你是我们中最不会喝酒的,你现在的话可不要说得太大。”
&esp;&esp;江统俊脸一红,咳嗽两声马上把注意力转移到王生身上。
&esp;&esp;“不知这位郎君是?”
&esp;&esp;在江统说到王生的时候,杜蕤潘滔鲁瑶等人早就开始审视王生了。
&esp;&esp;每个人都有交际圈子,而交际圈是有排外性的。
&esp;&esp;要向加入交际圈,首要一点便是得到圈子里其他人的肯定或者是许可。
&esp;&esp;王敦所在的这个交际圈子里面的人都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人才,要想和他们交朋友,当然是要有一些真材实料的。
&esp;&esp;或是文学才华,或是清谈老庄,或是饮酒房中术
&esp;&esp;现在王生清秀少年模样,看起来不像是那种满腹经纶之人,俊俏中有些沉稳的脸旁看着也不像是会清谈老庄的,至于饮酒房中术,他这个年纪别说擅长了,有没有接触过都是一回事。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