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清做出一点贡献。
&esp;&esp;或者他们白天可以是清官,晚上变成抗清官,都是可以的。
&esp;&esp;在“抗清统一战线”及淮军在山东遭遇的困境双重作用下,陆四开始寻找突破口。
&esp;&esp;突破口是谢陛,这个家伙是崇祯朝大学士谢升的弟弟,也是德州造反的首倡者。
&esp;&esp;一个秀才当然不可能号召这么多明朝官绅动手,背后真正的主使者肯定是那位崇祯帝任命的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刚刚又被清廷任命为建极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的谢升。
&esp;&esp;不过谢升尚没有赴北京任职,还在德平老家。
&esp;&esp;既然还没去上任,那姑且不管你谢升是不是真心要当汉奸,陆四决定先把人拉过来再说。
&esp;&esp;毕竟,有一个崇祯大学士相助,于对于山东、北直、河南官绅士子的招揽能起到不小作用。
&esp;&esp;在济南积极“反正”的朱廷翰接到光荣任务,赶到德平谢家。
&esp;&esp;“先生乃是大学士,可谓是熟读圣贤之大儒,胸中有万千学问,故而先生当知华夷大防。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满洲人数次入关屠我千万汉民,使我百姓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先生看在眼里,难道就甘心为虎作伥?甘心同袍受那异族荼毒?甘心看我华夏衣冠从此断绝?…我家都督知道先生是有大本事的,降清也不过是不得已之举,故而今日特让我来请先生相助,共襄抗清大业!”
&esp;&esp;朱廷翰寻思德州都落入淮军之手,德平这里虽然淮军还没过来,但也没清军,谢升要是晓得好歹,不用他话说完就应该做出明智回复了。
&esp;&esp;没想道那谢升竟说他已经降清,便没有再掉头的道理。
&esp;&esp;朱廷翰惊住,不知道谢升怎么会这样想。以为谢升是学那诸葛武侯,要刘备三顾茅庐,便诚心再劝。
&esp;&esp;谢升却是油泼不进,根本不为所动,一幅铁骨铮铮的忠臣义士之样,叫朱廷翰好不着恼,知自己说不动他,只好悻悻而去。
&esp;&esp;“你劝不动,那就让他弟弟去。”
&esp;&esp;正举着火把在树林“捉猴”的陆四点了谢陛。
&esp;&esp;被从牢中拖出来的谢陛一听是让他回老家劝哥哥来投,赶紧点头哈腰答应下来。
&esp;&esp;“兄长!”
&esp;&esp;“二弟!”
&esp;&esp;兄弟相见,自然是一番唏嘘伤感。
&esp;&esp;谢陛见一旁的朱廷翰朝自己打眼色,忙对谢升说道:“兄长,我是奉淮军陆都督之命来…”
&esp;&esp;话还没说完,谢升就一个激灵,松开弟弟,眼神之中尽是疑惑:“都督之命?”
&esp;&esp;谢陛点了点头,一脸期盼。
&esp;&esp;“你想说什么?”
&esp;&esp;谢升的手开始抖了起来,脸上阴晴不定。
&esp;&esp;谢陛劝道:“兄长,良禽择木而栖,你本就是明臣,那满洲人乃是大明世敌,何必固执呢?”
&esp;&esp;“你真是糊涂…唉…”
&esp;&esp;拿眼角余光瞥了下不远处的朱廷翰,谢升故作不经意的朝前迈了两步,以极低的声音对弟弟道:“你道为兄真要为那满州人殉死吗?”
&esp;&esp;“那兄长为何如此?”
&esp;&esp;谢陛无比困惑,大哥既不想为满州人殉死,何以不肯归顺?
&esp;&esp;“为兄当年可曾与你说过鸡蛋莫放在一个蓝子里的道理?”
&esp;&esp;“这道理我明白,可这与兄长投顺有何关系?”
&esp;&esp;“你糊涂,李自成百万大军都挡不住那满洲铁骑,那姓陆的不过李自成麾下一县侯,又岂能挡住满洲人?莫看那淮军齐河小胜一场,可那是满洲人忙于对付李自成,根本没往山东派多少兵马。现在叫这姓陆的一闹,你说满洲人的大军会不会过来?”
&esp;&esp;谢陛点了点头。
&esp;&esp;“满洲人大军真的杀过来,他淮军能挡得住?”
&esp;&esp;谢陛摇了摇头。
&esp;&esp;“那为兄如何能叛清?你我兄弟若皆在他淮军一方,我谢家岂不没了后路?”
&esp;&esp;谢陛再次点头,继而颇是担心:“只是兄长若是不肯归顺,怕那陆都督会对兄长不利。”
&esp;&esp;“为兄已经老迈,活不了几年了,要杀便杀,怕个什么?若是为兄的死能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