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乐溷对这个在他治下的名字一无所知,偏着头看向自家阿妹:“灵子,你可知晓?”
&esp;&esp;赵无恤顿时无语,乐溷基本一问三不知,这些天许多调度内务都是乐灵子在侧帮忙处理的,究竟谁才是家主?不过也亏得这样,乐氏家臣极为依仗乐灵子和赵无恤,仿佛他们才是主君和主母……
&esp;&esp;乐灵子颔首施礼,说道:“曾听父亲提及过一次,计然者,原为辛氏,名然,字文子。其祖先乃是晋国流亡公子,来到宋国已经有好几代了,或许就是晋文公诸子之一,渐渐湮没为士人。据说此人自小非常好学,求学于成周守藏室,通览群书,年少时便博学无所不通,尤善计算,曾为乐氏计吏,故又称之为计然……”
&esp;&esp;乐溷挠了挠头:“有这样一个人,我怎么不知?”
&esp;&esp;乐灵子解释道:“据说这位先生外表貌似平庸、愚钝,年少时在邑中并不出名,年长后又品行刚直,酷爱山水,做了计吏不久便辞官而去了。他常驾车泛舟出游,又不肯主动游说,自荐于诸侯,所以尽管才冠当世,却不为天下人知……”
&esp;&esp;赵无恤了然:“如此说来,是个隐士了?他现在在何处?”
&esp;&esp;乐灵子道:“不远,戴城西北三十余里的葵丘邑。濮上乡有他的别居,或许是在那儿……”
&esp;&esp;“既然才冠当世。却又不为人知,大概是欺世盗名之辈罢!”乐溷却尤自不信。也没有去求访的,反而疑惑地问妹妹:“你是如何知道得如此详尽的?”
&esp;&esp;赵无恤也奇怪地看向乐灵子,他三年前在宋国时就有求访此人的想法,但四处求问,只知其人在世,却不得详细位置,包括乐灵子处,也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可现在为何……
&esp;&esp;乐灵子垂目道:“因为君子先前有寻访此人的想法。我却帮不上忙,这两年间我便谴人细细查访了。”
&esp;&esp;“原来如此……”赵无恤感动之余,也有些心疼,因为南子失踪一事,乐灵子这些天可谓是吃不好睡不着,眼看着消瘦了一圈。
&esp;&esp;他就当乐溷不存在,抚着灵子的小手承诺道:“勿要担忧,此战吾等必胜,且不管南子在何处。我都会将她找到,带回你身边。”
&esp;&esp;两人的亲密举动气得乐溷在旁边直翻白眼,赵无恤也不太想理他。
&esp;&esp;远的不说,在服服丧期间。这货居然和妾室生了两个娃,也太过于明目张胆了!这事在乐大心添油加醋下,成了司城乐氏无德叛乱的罪证之一。虽然不至于让赵无恤和乐氏陷入舆论被动,但传出去也不太好听。至于近的。这货前几日刚输给郑国人一场仗,搭上了千条性命。让战局对他们极为不利!
&esp;&esp;所以从西鲁过来的援军和辎重便极为重要,赵无恤亲自率兵接应,同时也要途经葵丘……
&esp;&esp;所以,就顺路去看看?
&esp;&esp;乐溷连自家后院藏着一个宝都不知道,乐灵子知道其详细情况,却不清楚这个人的真正能耐,但赵无恤却记得。
&esp;&esp;汉兴三杰:萧何、张良、韩信为史所称道。但原本的历史上,越王勾践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育”“三千越甲可吞吴”也有三杰辅佐,即文种、范蠡和计然。前两人赵无恤记得是楚国人,后来跑越国当了大夫,不知现下具体身在何处,但想来是不得志的。至于计然,赵无恤也是来到这时代后,才知道他是宋人的!
&esp;&esp;在吴越相争中,文种直接管理越国政务,范蠡以军事辅佐勾践,计然不同于文种、范蠡,他的主要贡献在经济方面。计然对治理国家的策略极有研究,善于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谈论治国方略,他教授范蠡“计然七策”,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只用了其中五条,就富国强兵,消灭了强大的吴国,洗刷了会稽之耻。
&esp;&esp;对赵无恤来说,随着领地的扩张,他现在急需人才。以前是连自己都朝不保夕,没有财力也没有信心招揽,可现如今他好歹迈入了“百乘之家”的行列,还在朝窃取一个“千乘之国”的中期目标而努力,这样一个经济人才就在手边,哪能不去瞧瞧?
&esp;&esp;……
&esp;&esp;“其实我上次离宋入鲁时来过这里,还和孟谈一同在齐桓公葵丘会盟台上凭吊了一番……”
&esp;&esp;九月季秋将至,天气越发凉快,赵无恤去曹宋边境接应完辎重后,让能臣干吏们继续往戴城去,自己则拐了个弯,去了戴邑西北三十里的葵丘。
&esp;&esp;故地重游,沿途风景秀丽依旧,只可惜已经物是人非。
&esp;&esp;因为宋国诸卿内乱的缘故,肥沃的田野上少见农人,路经的乡、里亦多人烟稀少,行在涂道上,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