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sp;老子端起青瓷茶碗,托于掌心,他也不急着喝,就这么静静地看着,眸色深沉。却见几片茶叶在清澈碧绿的液体中舒展,旋转,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芽影水光,相映交辉。
&esp;&esp;当它刚刚进入口中时,味道虽然涩,但当在缓缓渗入喉咙时,又会感到一种清香的回味,淡淡的甜,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esp;&esp;“妙极。”一口饮罢,老子已经有些喜欢这东西了,他总觉得其中的一些意味,与他的内心不谋而合。
&esp;&esp;“翁若是喜欢,我可赠香茶半车,以及一茶童侍奉左右。”
&esp;&esp;“免了,免了,听说在赵国,一担茶可以换十匹好马,老朽不敢受此重礼。”老子却不接,笑着婉拒了。
&esp;&esp;赵无恤也不强赠,又问道:“冒昧求问,翁今年寿辰几何?”
&esp;&esp;老子也不避讳:“老朽生于周灵王元年。”
&esp;&esp;“周灵王元年……距今已经九十有三了。”
&esp;&esp;那一年,赵无恤的曾祖父赵武才刚刚行了冠礼,也就是说,老子至少是跟他祖父赵景子同辈的,而赵无恤自己今年也虚岁四十一了……
&esp;&esp;岁月不饶人,在赞叹老子如此长寿却身体健康,还能从千里之外走个来回之余,赵无恤也不失时机地讨教起了养生之道。
&esp;&esp;哪个王侯不渴望长命百岁?但赵无恤是不会学齐侯杵臼一样,去听信海滨方术之言,吃些有毒的丹丸的,他只能往锻炼和保养方面下功夫,平日也有乐灵子为他调理膳食,否则照这样勤勉政务,又经常出征,说不准哪天就过劳死了……
&esp;&esp;“早就听姑布子卿说翁年逾百岁,却健步如飞,如同猿猴一般敏捷,其实我近年来年岁见长,过去能熬夜处理政务,如今却力不从心,未到子时便哈欠连天。故而也渐渐听夫人的话,杜绝油腻鱼肉,节制欲念,饮茶居多,饮酒渐少。说白了这些生活习性,其实也是在效仿翁,翁可有什么延年益寿之法,能告知无恤一二?”
&esp;&esp;老子捋着胡须摇了摇头:“君侯的法子,依然停留在保养身体上,却不知道保养精神。殊不知身体好像载有精神的车一般,精神一去,人就死了,车若是坏了,马也就跑了。”
&esp;&esp;“哦,那该如何养精神?”
&esp;&esp;老子淡淡地说道:“灾祸莫过于不知足,人若是见什么就想要什么,那就要罪祸临头了。贪得无厌会使人精力消耗过度,从而有损寿命。想要让精神饱满不损,最好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不要刻意追求难得之物,处世应当为而不争,以免造成精神紧张,危害身体。君侯若能做到这一点,必能长久。”
&esp;&esp;他话中有话啊,是在拐着弯劝诫自己不要贪图九鼎,赵无恤自然能听出来。
&esp;&esp;无恤不由笑道:“话虽如此,但翁在无恤这年纪时,也能做到不争么?”
&esp;&esp;老子眼睛眯了起来,这句话直指他的过往,要知道,四十年前,他名为周守藏室之史,却也是王子朝之师,也是他夺位争鼎的谋主之一!
&esp;&esp;……
&esp;&esp;然而让赵无恤未曾想到的是,对他话语中的暗讽,老子没有任何争辩,只是淡然地笑了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esp;&esp;“正是因为曾经争过,目睹了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的惨剧,老朽现在方能领悟寡欲、不争之妙。”
&esp;&esp;王子朝,从他起兵开始,就已经背离了老子的初衷,他已经从解救周室的贤明王子,变为为了一己之私而残破周室的凶党,而振兴成周的最后希望,也随着他的失败而彻底熄灭……
&esp;&esp;成周的命运,在那一年就注定了,而老子的世俗心,也随之淡漠消亡,走上了一条云游归隐之路。
&esp;&esp;他太聪明,是能把世上事看得清楚明白的人,知道一件事不可为,则不为,就连传播自己的理念,也只是蜻蜓点水般,随缘而已。不像孔子,纵然心里知道自己无能为力,却是撞了南墙也不死心。
&esp;&esp;不知不觉间,二人之间的陌生感,已经因为柳下越这个中间人,以及一盏茶汤,被打开了。但他们之间仍然有巨大的隔阂,而现如今,在探讨了一番养生之道,加上一句赵无恤的暗讽,以及老子的坦诚自述后,环绕在他身上的那一层神秘烟云终于散尽,一老一壮,四目相对。
&esp;&esp;现在,也该进入正题,打开天窗说亮话了。
&esp;&esp;赵无恤避席施礼:“我有个问题一直想问翁。”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