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队士兵从贡院出来,到了张贴金榜的地方,开始把金榜贴上去。
等金榜贴好,士兵离开,早就等在那里的人一拥而上,纷纷朝着前面挤。
谢承康的书童莫松也是一头往前面挤。
哪怕中途被踩掉了鞋子,他也不肯停下来。
好不容易穿过人群,到了金榜面前,上面长长的一张榜,从头到尾写了许多名字。
莫松完全没有要从后面开始看的意思,他直接朝着前面看去。
头一个名字,就是谢承康。
莫松生怕自己认错了,还仔细看了后面的籍贯。
甚至还看了好几遍。
≈喂喂喂,你们前面看好的,赶紧让让,我们后面的还等着呢!≈
人群中,后面的人不断催促。
可是莫松完全没听到。
他现在脑子里就一个念头,那就是他家主子考中了,还是头名!
心里一高兴,莫松就高声喊道:≈少爷,你中了!头名!桉首!≈
他这么一嗓子,谢家人听不到,但是周围的人可羡慕坏了。
头名桉首啊!
他们不求桉首,只要能考中就已经很知足了!
莫松一面大声嚷嚷着≈中了中了≈,一面朝着人群外面挤。
等莫松跑回客栈的时候,不仅头发散了,衣服皱了,就连鞋子,也只剩下一只了。
≈中了中了,少爷,你中了桉首!≈
莫松这话一出,客栈大堂的人立刻激动起来。
这是谁家的书童?
众人都朝着莫松看去,然后就看到了莫松一阵小跑着来到角落里的一张桌子旁边。
那是谢家人的所在。
不过因为谢承安也在,所以众人并不知道中了桉首的是谁。
直到王氏激动地握住谢陈康的手,说道:≈康哥儿,你竟然是桉首,娘实在是太高兴了!≈
谢满银也是乐呵呵地看着自己的二儿子,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众人这才知道是何人中了桉首。
见对方不过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顿时露出羡慕的眼神。
他们这些人都不认识谢承康,毕竟谢承康平日里除了读书,也不爱出门结交好友。
就是在京城备考的时候,也是关在家里读书,所以跟这些学子们没有什么见面的机会。
于是,不少人都纷纷向身边的人打听谢承康。
然后打听了一圈,才知道他们还不知道这个年轻的桉首姓甚名谁。
这时候,客栈的掌柜满脸笑容地走过来,给谢家人送上祝福,并请求谢承康给他们客栈留下一副墨宝。
≈今日的茶水,钱某给举人您免了如何?≈
谢满银和王氏看着谢承康,等着他的回答。
儿子要怎么做他们都不管。
不过,王氏心里是希望儿子答应下来的,不是为了那两个茶水钱,而是觉得能在这个客栈留下墨宝,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
毕竟这家客栈就开在贡院对面,每到考试的时候这里都住满了各地的学子,而一旦住在这里的学子考中头名了,客栈的掌柜就给对方全部免除住宿和伙食费,并请对方留下墨宝。
久而久之,这已经成了这家客栈的美名了。
而能在这里留下墨宝于考中的举人来说,也是一种荣光。
谢承康没有拒绝。
在钱掌柜期待的目光下,答应了下来。
钱掌柜立刻吩咐小二,≈快准备笔墨纸砚!≈
很快,小二就把笔墨纸砚准备好,摆在特意腾出来的桌子上。
顿时,周围等待放榜的学子们也都围了上来。
谢承康不仅在读书上脑子灵光,更是写得一手好字。
他不慌不忙地提起笔,也不急着下笔,而是先看了看客栈的四周。
那里已经挂着许多墨宝。
都是历任中举或者是中了进士的人留下的。
有的是自己作的诗,也有留下古人的名言。
看了一圈,谢承康才开始动笔。
他写的也是古人的一句名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是屈原的诗句。
在谢元秀的记忆中,这个周朝与她认知的历史不一样,但是却也有屈原,可见某些地方还是有交叉的。
等他写完,注明出处,就在最后落款处写上自己的名字。
≈谢承康?你是临安县的谢承康?≈
有人看到他的落款,立即问道。
他这话一出,也有不少人认出这个名字。
每一次考试前,就有人打听他们这一届有哪些厉害的人。
不仅仅是为了得知自己的对手,更是有那些有不好心思的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