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3章(1 / 2)

二人互相瞪视间,天幕中出现了新的画面。

大殿内,一位穿着唐朝帝王服制,模样可亲的中年男子坐在帝位上。

看到男人的名字,天幕外的李世民一愣。

台阶下方,老和尚笑呵呵询问一青年:“你小乘教法讲得好,可会讲大乘佛法否?”

目眉清秀的年轻和尚一怔,说:“老师傅,恕弟子失礼多罪,如今东土僧众讲的都是小乘教法,却不知大乘教法如何。”

老和尚:“你那小乘教法,只可浑俗与光,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渡难人脱苦,解百冤之结,消无妄之灾。”

青年和尚惊喜,正欲询问,台上的唐太宗迫不及待道:“那和尚,不知大乘教法在于何处?”

老和尚神秘一笑,回答:“大乘佛法三藏在西天灵山大雷音寺,我佛如来之处,离此十万八千里。”

大殿内百官惊讶:“这么远?”

唐太宗面露失落之色。

青年和尚见太宗如此情状,神色坚定下来,主动开口道:“既然如此,弟子愿效犬马之劳,去西天取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好!”

太宗陛下喜不自胜,走下台阶,扶起青年和尚说:“法师竟能如此,朕愿认你为御弟。”

老和尚微笑着,再问青年和尚:“善哉,只是那西天路途遥远,多有虎豹妖魔,只怕有去无回,难保性命,不知法师敢去否?”

青年和尚愣了一下,接着双手合十道:“我已发了弘誓大愿,此去直至西天,不得真经,誓不回还!”

当——

殿外响起撞钟声。

老和尚欣慰地笑了,他微微颔首:“不错。”

“肯去者能得正果,成就金身!”

话音落下,众人惊愕地看见老和尚变成一头扎盘龙髻的女子,眉如小月,朱唇含笑,右掌托着一斜插垂杨柳的雪色玉瓶。

女子脚下生云,冉冉飞升出大殿。

“观音菩萨,是观音菩萨!”

外界信佛的善男信女惊喜道,目不转睛地盯着视频里观音娘娘的身影。

与此同时,宴明婉解说道:【青年和尚名叫唐僧,是四大名著《西游记》里的主角,法名玄奘,号三藏。

说起他的身世,颇具奇幻色彩。唐僧前世为如来佛祖的二徒弟金蝉子,因为在佛祖的讲经大会上打瞌睡,不好好听讲,于是被佛祖贬下凡间,成了西天取经团队的内定成员。必须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

而唐僧的人物原型便是唐朝的三藏法师玄奘。

玄奘出生于唐朝初年,贞观初年只身前往天竺游学,年仅二十五岁,游历遍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等数百国家,抵达天竺佛教圣地,学三千经,悟大乘佛法。

连天竺国王都被玄奘的人格魅力迷倒,为他设无遮大会,请他给众僧宣讲大乘佛法。】

大慈恩寺内。

主持的第一反应:还好还好,弟子们没有不务正业,去写那劳什子小说。

第二反应:玄奘师弟居然是佛祖徒弟的转世?

阿弥陀佛!他跟佛祖他老人家的弟子成了师兄弟!

“”

要让玄奘知道主持的想法,一定会汗颜道,小说人物啊小说人物,师兄请你分清文学和现实的区别。

玄奘看着据说人物原型为他的唐僧,被李世民扶着胳膊说要结拜为兄弟,有种看龙傲天小说,小说主人公还是自己的脚趾扣地尴尬感。

不是他说,这情节也太夸张了,哪有皇帝会和出家人结拜的?

不同于玄奘以为会被西游记情节冒犯到的李世民,看电视剧看得有滋有味,“有意思,这小说是谁写的,把朕写得很亲和嘛。”

画面里的戏子虽然与他本人实际不太一样,但

这种平易近民的行事作风更容易让观者心生好感。

李世民挺满意他在西游记里的形象,他没见过玄奘本人,有些好奇,询问经常去礼佛的妻儿:“你们见过三藏法师,了解他的事迹吗?”

长孙皇后想了想,摇摇头。

李治很想替父皇解疑,但他并非如同母亲一样的佛教虔诚信徒,连寺庙都很少前往。

李世民沉吟道:“这样,雉奴在宫外多留意些,等法师回来了及时禀于我。”

李世民想了解玄奘取经一路上的所见,听说天竺现任国王励精图治,将国家治理得繁荣。

观其政,明其长短,对唐朝来说是一个无需付出任何成本就能洞察大国政体发展的好机会。

【此去十六载,直到贞观十九年,玄奘才再次归国,带回大小乘佛教经律论共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

在那个年代,靠着人力走遍几万里的行程,于旁人听来简直不可思议,玄奘取经归来轰动了长安,还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亲自接见,后来玄奘的弟子辩机根据师父的口述记录下他取经一路上所见的各国风俗地理,编撰而成《大唐西域记》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