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当然,薛白还年轻,需要锤炼。只能说擢拔他为中书舍人,有些太快了,拔苗助长。虽说是表彰其在南诏之战中的功绩,但也该到了敲打敲打的时候。
&esp;&esp;于是等杨国忠前来觐见,李隆基便先抛出此事,做为谈论大事之前的一道开胃小菜。
&esp;&esp;“臣亦认为,薛白骤得高位,太过跋扈了,确该磨砺。”
&esp;&esp;杨国忠当即领会了圣人的心意,琢磨着,该如何把薛白贬一贬。
&esp;&esp;可仔细一想,却暂时不好寻由头,朝廷对外称王忠嗣是病逝,薛白的欺君之罪便不好宣诸明面,而其人虽看起来浑身是把柄,真要对付起来,却是既无贪墨也无怠政。
&esp;&esp;更何况,眼下对付安禄山要紧。
&esp;&esp;杨国忠遂话锋一转,又道:“只是,薛白才从南诏归来不久,还请容臣寻一个恰当的阙额。”
&esp;&esp;“杨卿看着办,莫忘了。”李隆基心思并不在此事上,想着河北之事,微微蹙眉,“孙孝哲与太子的冲突,想必你已听闻了。”
&esp;&esp;“臣听闻了。”
&esp;&esp;“你是宰相,以为该如何处置?”
&esp;&esp;杨国忠干脆利落地道:“臣请斩吉温、孙孝哲!”
&esp;&esp;这是元载的建议,不必给出理由,因为这本就是不太方便说出口之事,只需摆出了坚决的态度,迫使圣人下定决心。一旦处决了吉温、孙孝哲,难题就会被推到安禄山头上,杨国忠就能掌握主动权。
&esp;&esp;前提是,务必扛住圣人的压力,得让圣人感受到朝臣对安禄山一系的强烈不满。
&esp;&esp;然而,李隆基已目光深邃地盯住了杨国忠,迫使杨国忠低下了头。
&esp;&esp;“斩吉温、孙孝哲容易。可朕问你,安禄山遣使回京献俘,人却被斩了,后续如何安抚?”
&esp;&esp;“臣以为……安禄山纵容、乃至于授意部属行凶,朝廷该遣使问罪,罢其范阳、平卢节使度。”
&esp;&esp;杨国忠语气微有些颤抖,显得底气不足。
&esp;&esp;“何人可代?”
&esp;&esp;“臣有两个人选,一是哥舒翰。”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