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欲小说>高辣小说>满唐华彩> 满唐华彩 第925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满唐华彩 第925章(2 / 3)

做好接驾的准备,毕竟,李隆基都打算入蜀了,自是不会让蜀郡的兵马离开。换言之,出兵关中是李宓擅作主张了,他必然要有个说法。

&esp;&esp;“臣……误信了传言,请陛下治罪。”

&esp;&esp;“朕知你是为了社稷。”

&esp;&esp;李隆基安抚着李宓,也观察着他,在确认了他不是一个容易被逼反的跋扈将领之后,下了几道圣旨。

&esp;&esp;第一道,先是升益州为“南京”,作为大唐的陪都。不论长安、太原、洛阳如何,也不管国都南迁对于整个大唐意味着什么,这是李隆基这个圣人的政治需要,天子所在即为国都。

&esp;&esp;第二道圣意则是封赏功臣,进位李宓为中书令,封郑国公,代哥舒翰为天下兵马副元帅;拜崔圆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剑南节度使;卢杞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度支使,南京道观察使……

&esp;&esp;对此,李宓十分愕然。他看似升官拜相了,可却失了实权,而圣人一下子封三个宰相,只有崔圆、卢杞是有实权兼差的,显然是不信任他。

&esp;&esp;但他也只是俯首谢恩。

&esp;&esp;等到李宓退了下去,李隆基看向崔圆、卢杞,道:“疾风知劲草,世乱识忠臣啊。”

&esp;&esp;这句话,前半句是唐太宗皇帝说的,后半句是他说的,接着,他轻声喃喃道:“朕知你等是忠臣,却不知李宓是不是忠臣。”

&esp;&esp;方才李宓面圣的态度,并没有让李隆基感受到其忠诚。

&esp;&esp;“圣人放心。”崔圆道:“臣得右相嘱托,早已在蜀郡安排好接驾事宜。选作护卫的,都是忠于陛下的精兵骁卒,李宓定不能危及圣人安危。”

&esp;&esp;李隆基点了点头,不由在心中感慨,还是杨国忠知他心事且做事熨帖,忠心耿耿。

&esp;&esp;总之,他就这样拿了李宓的兵权,任用崔圆、卢杞为他新的实权宰相。

&esp;&esp;

&esp;&esp;出了寺门,崔圆回过头,看了一眼那“大圣慈寺”的牌匾,笑了笑,向卢杞道:“李宓还没想明白,从他站在这里,就已经被我算计了。”

&esp;&esp;“你是故意让他怀疑圣人是假的。”

&esp;&esp;“是。”崔圆道:“我故意拖延,先给他看天子御书,不答他的问题,引他起疑。他自然要在圣人面前失态。”

&esp;&esp;卢杞笑道:“你也不怕真个逼反了他?”

&esp;&esp;“他为人死板,不会反的。”崔圆道:“蜀中共事多年,我岂能不了解他?”

&esp;&esp;卢杞点点头,往山门内又看了一眼。

&esp;&esp;能把李宓摆弄于股掌之间,是他们意料之中的事,只是没想到会这般顺利。

&esp;&esp;另外,今日他们还忽然发现,其实那个开创盛世的英明天子,心意是十分容易揣摩的。只要猜准圣人的忌惮之心,很容易就能操持圣人。

&esp;&esp;比预想中还要老而昏聩些。

&esp;&esp;两人对视了一眼,无言地笑了笑,并未把这份领悟说出来。

&esp;&esp;

&esp;&esp;寺庙中,两个僧人走进禅房。

&esp;&esp;李隆基看向他们,脸上浮起了笑意。这两个僧人,一个法号无相,一个法号英干,都是他的救命恩人。

&esp;&esp;当时,他被困在陈仓山顶的栈道上,天已经完全黑了,使他举步不敢前,深怕坠入深渊。所幸一只宝鸡,一边叫,一边为他引路,将它引到了山顶的铁庙之中,而无相禅师就在铁庙当中。

&esp;&esp;无相虽然年轻,却是新罗王氏出身,心怀慈悲,给了李隆基吃食,让他换了一件袈裟,带着他下山,离开了险地。

&esp;&esp;但穿过秦岭并非是那般容易的,两人走到一半就把干粮都吃完了,几乎要饿死。幸运的是,遇到了英干,英干是大慈寺的得道高僧,心怀苍生,把身上仅有的食物都施给了他们。

&esp;&esp;如今,到了李隆基报答他们的时候,他一向大度,更是不会亏待恩人。

&esp;&esp;“朕打算扩建大慈寺,将此处扩建为皇家寺院,亦作为行宫。朕还要赐给禅师每人良田一千亩,让伱们更好地周济百姓……”

&esp;&esp;无相与英干听得欢喜,连连称“阿弥陀佛”领旨谢恩。

&esp;&esp;待他们出了禅房,迎面便见一名老僧盘坐在地上,乃大慈寺的住持,正以悲悯的目光看着他们。

&esp;&esp;“禅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