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走,押去见郭节帅。”
&esp;&esp;“慢着!”
&esp;&esp;浑瑊把长枪往地上一敲朗声道:“雍王爵位最高,又是他指挥我等大破契丹,自是该去见雍王!”
&esp;&esp;虽然他不可能支持雍王谋篡,但他是被薛白以亲卫的名义调到河北战场的,立了战功,当然得算这支亲卫军的,否则事后论功行赏,吃亏的是他的同袍。
&esp;&esp;作为将领,他的集体荣誉感是很强的。
&esp;&esp;擒下契丹可汗,确实也极为荣耀。
&esp;&esp;“万人敌!万人敌!”
&esp;&esp;待押了李怀秀回营,大营中欢呼声阵阵,浑瑊终于也如李晟一般,年纪轻轻就夺得了万人敌的称号。
&esp;&esp;各将领凡是归营奏事,无不询问“雍王麾下的猛将浑瑊是那个?”
&esp;&esp;军中同袍们围着他不停夸耀、请教,声音就没有中断过。
&esp;&esp;“你们不知契丹突然杀来,大军差点就战败了,浑瑊一人杀入万骑之中……”
&esp;&esp;一直热闹到了天明,浑瑊忽然发现薛白在听了一桩汇报之后面露忧色,连忙跑上前待命。
&esp;&esp;“雍王,末将还能战。”
&esp;&esp;“并无战事,且去歇着吧。”
&esp;&esp;浑瑊觉得这不是军令,也不去歇,依旧立在旁边待命。他此时正兴奋着,如何睡得着?
&esp;&esp;听了一会,他方知是如何回事。
&esp;&esp;原来是雍王认祖归宗前的那个弟弟薛崭,不听军令,擅自跑去追击史思明,一夜了还未归来,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esp;&esp;此事让李光弼军中各级将领都很难办,记功也不是,记过也不是。
&esp;&esp;薛白的表态则有些不近人情,让军中依军法处置便是,因薛崭不听军令,若二日不归,就依逃兵来办。
&esp;&esp;浑瑊见此情形,心中的兴奋感顿时就消了许多。
&esp;&esp;他虽立了大功,可雍王却在这一战中损失了一个至亲兄弟,而且,非但不能追赏战功,还得问罪。
&esp;&esp;当日,唐军忙着收拾战场、清点战果,各路追击的兵马相继归营。
&esp;&esp;因郭子仪的有效指挥,逃散的叛军对周遭的侵扰被降到了最低。
&esp;&esp;至此,一场持续了快两年的叛乱几乎要被平定了。
&esp;&esp;说是几乎,乃因它确实还存在着一些变数,比如营州还未归降,假设史思明逃回营州,未必没有卷土重来的可能。
&esp;&esp;又忙了一夜,缴获的军器盔甲相继清点入库,俘虏也安置妥当。
&esp;&esp;北营,郭子仪终于得空,与李光弼见面商谈。
&esp;&esp;“此战雍王是首功,此事只怕是否认不了啊。”
&esp;&esp;李光弼道:“平叛大计由雍王所定夺,封常清千里奔袭出于雍王首肯并向朝廷担保,再加上大破契丹援军之功,担得了首功。”
&esp;&esp;郭子仪无奈道:“他帐下擒来的那位契丹可汗,比得来你我俘虏的万人。”
&esp;&esp;“是想说献俘一事?”
&esp;&esp;“不错,若是献俘,则其威名天下皆……”
&esp;&esp;话才说到一半,帐外忽有了大动静。
&esp;&esp;郭子仪为人警觉,当即停下议论,掀帘而出,去看发生了什么。
&esp;&esp;“何事喧哗?”
&esp;&esp;“节帅,擒住史思明了!”
&esp;&esp;“真的?”
&esp;&esp;郭子仪对擒杀史思明并不抱期待,作为三军统帅,他更重视的还是大局,而不是贼首一人的性命。且他知道史思明为人狡黠,军中骏马又多,每次大败都能逃走。
&esp;&esp;当然,若能擒住史思明,自然是天大的好事。
&esp;&esp;向圣人、百官、天下人禀明功劳时,他们可不是每个人都懂大局的,看的就是贼首伏诛了没有。
&esp;&esp;“当是真的!”
&esp;&esp;“人在何处?”
&esp;&esp;郭子仪迈步就要去看史思明,却听到了一个让他十分意外的回答。
&esp;&esp;“报节帅,贼首在南大营,雍王帐下。”
&esp;&esp;“怎么会到河那边去了?”郭子仪哑然失笑,“老夫亲眼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