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2章(1 / 2)

&esp;&esp;一个班十到十二名士兵, 三个班组成一个排, 三个排为一个连,三个连组成一个营,三个营组成一个团,三个团组成一个师, 三个师为一军。

&esp;&esp;“组织构架清晰,个人职责明确。”贺兰定向于谨解释自己这样编整的意图, “同时三连组成普通营地, 七连组成复合营。”

&esp;&esp;复合营由七个连组成,分别是三个基础步兵连,骑兵连、火箭连、作战支援连、后勤保障连各一。

&esp;&esp;“军种划分更加详细,让士兵们能够有所选择,去自己擅长连队。”并非所有人都敢冲锋陷阵在前的。对于那些拿起刀就腿软的士兵, 让他们去后勤保障营也未尝不可。

&esp;&esp;“这”于谨嘴角苦涩, “这可是个大工程啊。”

&esp;&esp;贺兰定如何不知道其中的难度, 然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事开头难,这世间的事情总要一个人挑头去做。”

&esp;&esp;贺兰定上辈子只是个普通人,连个小经理都不是,根本没有管理经验。如今手里握着十几万大军,简直愁得晚上都睡不着觉。

&esp;&esp;“之前,他们是没得选,被朝廷压榨,被叛军首领欺压,后来,跟着贺兰吃饱饭,他们就跟着我来徐州了。”贺兰定两手一摊,“然后呢?要是哪天我没法管他们肚饱,或者来个人说跟着他能有八个老婆,这些士兵是不是要跑?”

&esp;&esp;贺兰定说的粗俗大白话,却是正理。

&esp;&esp;“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牢牢管控住这十几万人。”贺兰定比划了个报成团的动作,“这是外力作用。”

&esp;&esp;“同时还要挖掘内力,让士兵们主动团结在咱们身边。”至于内力的激发,贺兰定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他准备将郑令修从怀朔调来徐州。

&esp;&esp;“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框架给搭建出来。”贺兰定拍拍于谨的肩膀,“思敬你长于北地,熟读兵书,又精通多族语言。如此浩大的工程,唯有你可以胜任。”

&esp;&esp;“定不负所托!”于谨大声应下,一想到自己将要去完成怎样一件开天辟地的事情,他就止不住得心潮澎湃。

&esp;&esp;“都督大人,火箭营是什么?”整篇计划书中有许多于谨看不懂的词汇。

&esp;&esp;贺兰定笑道,“明日让可单鹰带你见识一下。”此次攻徐并没有需要火箭营登场。

&esp;&esp;“为何要分为满编部队和缩编部队?”于谨又问。

&esp;&esp;贺兰定解释,“满编部队,顾明思议就是士兵满员,这些部队作为专业部队,每天的生活日常就是作战训练以及学习。”

&esp;&esp;“缩编部队则士兵数量不齐全,作为主力军的战力补充。平日侧重于农耕生产。”约莫相当于民兵。

&esp;&esp;“户籍怎么解决呢?”于谨问到了重点。

&esp;&esp;六镇为什么会走到现今这种分崩离析的地步?究其根本就是“军镇制”。“镇民”的身份是比“平民”还要卑贱的存在。如今来到徐州的这十四万六镇降民的身份问题怎么解决呢?

&esp;&esp;贺兰定:“悉为平民。”

&esp;&esp;“他们首先是民,然后才是兵。”

&esp;&esp;“他们在享受平民应有土地的同时,另拿一份军饷。”

&esp;&esp;于谨问,“军饷从何而来。”

&esp;&esp;贺兰定:“军中产业。”

&esp;&esp;一问一答间,从天亮到天黑,又从天黑到天亮。熬了一宿的贺兰定胡子都长长了一茬。

&esp;&esp;“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于谨向贺兰定重重一拜。

&esp;&esp;“好好干。”贺兰定拍拍于谨的肩膀,“史书上必会留下你我的笔墨。”

&esp;&esp;“喏!”

&esp;&esp;将最大的任务交出去后,贺兰定开始写信。一份送去怀朔,要钱要粮要人。一份送去洛阳,告诉阿昭自己这边一切安好,勿要担忧。

&esp;&esp;送到洛阳的信件是先到的,阿昭收到信件时正在和朝中大臣吵完架。

&esp;&esp;大魏烽火四起,朝廷军四处灭火平叛,每天都是经费在燃烧,这种情况下,国库很快就空了。

&esp;&esp;面对国家无钱可用的情况,朝中大臣尽出馊主意。

&esp;&esp;有说继续开采铜矿,多做些五铢钱来。

&esp;&esp;“在外头,上至达官贵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