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欲小说>高辣小说>滨江警事> 滨江警事 第613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滨江警事 第613章(1 / 3)

长江的第一次洪峰已形成,就在上游。

如果按原计划001已经完成了任务,补给好油料、饮用水和干粮就可以返航。

正是因为洪峰要来,防汛指挥部门需要时刻掌握洪峰的情况,上级考虑到001不但有水下测绘设备,并且是一条稳定性好、马力大,在长江尾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拖轮,驾驶员和船员应对大风大浪的经验又很丰富,比防汛部门今年刚建成下水的第一条防汛指挥船“国汛一号”更适合执行洪峰勘测任务,于是决定把借用时间延长一个月!

计划总是不如变化。

姚立荣虽然很想家但依然答应继续执行协助勘测任务,毕竟这是勘测洪峰数据,跟气象局的“追风人”差不多。全中国那么多搞水利的,又有几个能有机会执行这样的任务?

况且跟着席老师和徐老师,真能学到很多东西。

姚立荣定定心神,放下望远镜问:“徐老师,今年的洪水真比54年大?我们要去勘测的洪峰量级真比54年的洪峰量级高?”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徐工没想到自己竟也有这一天,都已经到了武汉却顾不上回家探望老父亲。

他一连深吸了几口气,平复了下情绪,紧锁着眉头说:“从上游水文站提供的数据看,这次洪峰量级应该小于1954年。”

“小于1954年?”

“水量小于1954年,但给长江堤防造成的压力要大于1954年。”

徐工突然想抽烟,掏出香烟解释道:“由于这些年长江流域的洲滩民垸处处设防,中下游的洞庭湖、鄱阳湖等大小湖泊大面积被围垦,调蓄容积急剧减少,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又十分严重,壅塞河湖,致使长江水量不是很大的情况下,水位却不断攀升。”

席工前几天曾说过,这些年长江年均移沙量约52亿吨。

一年流失52亿吨泥沙是什么概念,能被江水从上游冲进大海的又能占多少?能想到之前能够调蓄洪水的湖泊,现在可能只能调蓄之前的几分之一。

姚立荣听得暗暗心惊,正为沿江堤防能不能经受住洪峰考验担忧,徐工背着江风点上烟,提醒道:“席工这些天没休息好,我们等会儿进指挥舱,让他多睡会儿。”

“哦,好的。”

“其实领导打算安排另一个同事跟我一起上船,想让席工好好休息下,然后让席工跟长江委设计院的刘工一起留在防指。席工说001是他从咸鱼那儿借来的,我们也都是他带回来的,他非要上船,非要跟我们在一起。”

“席工也真是的,其实没必要。”

“勘测洪峰具有一定危险性,他不放心。”徐工一连抽了几口烟,想想又笑道:“他的性格比较……比较直,喜欢搞研究,不太喜欢跟领导打交道,也可能是觉得在船上比呆在岸上清静。”

姚立荣下意识问:“性格比较直?”

“不然像他这样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又怎会跑长江尾去?”

徐工反问了一句,感慨地说:“我是分过去的,他跟我不一样,他有很多选择。本来在设计院呆好好的,听说长江口水文局缺人,他当时研究的课题正好需要去下游实地研究,就主动请缨调过去了。”

长三角的经济是比长江中游发达,但武汉是省会啊。

并且长江口水文局又不在大城市,甚至都不在熟州城区,而是在熟州江边的一个小镇,各方面条件都没有武汉好。

搞研究的人都这样,性格都有些古怪。

启东水利局总工程师陈工的脾气一样不好,领导们都不喜欢他但又离不开他。

就在姚立荣感慨万千之时,“土地公”小陈正站在船尾阴凉处遥望着越离越远的武汉三镇跟朱宝根闲聊。

“朱叔,小鱼家可能就在我们上午看到的那栋最高的楼里面。”

“不会这么巧吧。”

“他跟我说过,他家小区是武汉最高的住宅楼,他回家都要坐电梯!因为太高,如果不坐电梯,靠双腿爬楼,腿都要爬断!朱叔,你坐过电梯吗?”

“电梯谁没坐过,港监处就装了电梯,我坐过好几次。不过不是真坐,是站在里面的。”朱宝根笑了笑,想想又说道:“我不光坐过直上直下的电梯,也坐过斜着的那种电梯。”

“斜着的电梯是什么电梯?”小陈一头雾水。

“就是有楼梯的那种电梯,想起来了,叫扶梯。”

“扶梯我也见过,文峰商场就有。”

“我就是文峰商场开业那一天去坐的,我本来不想去,去就要花钱,小斌非拉着我去。那么多人,人挤人,电梯每层都有,电梯边上都没个东西挡着,我坐到六楼都不敢朝下面看。”

相比启东去年开业的文峰商场,小陈对小鱼在武汉的家更感兴趣,嘀咕道:“其实我们加完油、加满水可以上岸转转的。说起来怪我,那会儿怎么就没想到请姚工用手机打个电话问问小鱼,他家到底住在哪儿。要是知道地方,我们说不定能去他家玩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