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嗷!窑鸡!”赵淩不忘记叫上自家猫,“抹布,走,给你洗爪子。”
抹布竖着尾巴贴着他脚边走:“喵?”
“洗干净了才能抱抱。”
巩盛凑过来:“抹布,给我抱抱,我不嫌弃你。”
抹布立刻绕开到赵淩另外一边,尾巴都耷拉下去一点,表达自己对巩盛的嫌弃。
其他人看得哈哈大笑。
一群人重新回到湖边,对刚才的小插曲像是完全没发生过,继续吃喝玩乐,弹琴奏乐跳舞唱歌,热热闹闹玩了一天。
等回城的时候,顾朻回头看了一眼三个小孩儿消失的方向,提议:“下次休沐我们再过来,过来这边村子看看。”
其他人都收敛了笑容,郑重点头。
赵淩眯着眼睛打了个哈欠,感觉军训过后,学农也快了,过一阵是不是还得去学工,自己敲把锤子什么的。
窦荣牵着马靠近赵淩:“困了?要不我带着你?”
“不困。我就是在想,窑鸡怎么就没熟呢?”明明他上辈子短视频里刷的感觉没什么难度,怎么他就翻车了?
他不信邪,并邀请窦荣,“豆豆,你来我家,我让常妈妈做给你吃,肯定好吃!”
窦荣想到常娘子的手艺,欣然答应邀请:“好!”
时间一晃就到了下一旬的休沐日。
小伙伴们都做足了准备, 在文华殿里各种讨论。
窦荣这样拿不定主意的还特意跑到赵淩这里一起参谋。
其实就是找个借口和小伙伴一起玩耍。
不用他说,赵淩就知道他有这一出,拿出一件瞧着半新不旧的里衣给他:“喏, 新的, 下水洗了两遍。”
常大力原先就是佃农, 按照他以前的衣服式样照着给窦荣做了一身。
这年头的料子也没什么化纤, 染色也是纯天然植物染料, 过水洗两遍就看上去旧旧的了。
窦荣换上身,看了看手肘和膝盖处的补丁:“咦?这补丁有讲究。”
外面瞧着就是一块布, 实际穿上之后,就会明显感觉到内衬的不一样。
赵淩把自己的一身衣服翻出来给他看:“喏, 内里缝的小羊皮,蓄了棉花。”
除了手肘膝盖这样容易磨损的地方之外, 胸背和脚踝的内里也是同样操作。
佃农衣服单薄,赵淩怕穿着着凉, 特意做了夹棉的设计, 棉薄薄一层,外头再穿一件粗布衣服,一点都看不出内里乾坤。
他又拿出一件老羊皮袄,一副瞧着十分笨拙的老羊皮手套:“到时候冷了就穿这个。”
小羊皮经过鞣制之后非常柔软, 穿着舒适保暖。
老羊皮偏硬, 一般有钱人家不会穿老羊皮做的衣服。
不过普通人家要是冬天有那么一件老羊皮的袄子,也是非常体面的。
赵家养羊,老羊皮袄子成本价不高。
像常大力这样需要经常出门办事的, 几乎人手一件。
手套也差不多。
外头瞧着粗糙,内里是柔软的羊毛手套,外面那层老羊皮主要起到防风的作用。
窦荣作为习武之人, 身体素质比一般人要强很多,穿着特制的衣服感觉身上暖和了许多,更觉得:“这衣服好!可以在军中推广。”
“啊?”赵淩不解,“这?”这不是春装吗?
“对。”窦荣拿着赵淩的衣服反复看,“现在军中过冬的袄子很单薄,袄子里有些是芦花,要是冬日严寒,晚上站城头放哨的,到天亮能被冻死。”
赵淩这辈子有记忆以来,哪怕家里的仆役,冬天一身棉衣棉裤棉鞋都是有的,以为棉花种植很普及,起码军队中应该是不缺防寒措施的。
他之前去的京畿的军营里就不缺。
他以为凉州靠近棉花主产地,应该更加不缺棉花才对。
赵淩还在发愣,外头来福敲门喊了一声:“四郎、窦六郎,用晚膳了。”
“好,这就来。”赵淩下了炕,“我去问我娘棉花多少钱。”
窦荣过年的时候在赵家住了好几天,这会儿再来,家里其他兄弟姐妹都不怎么生分,起码表面上就跟自家兄弟似的。
用过晚膳后,赵淩就问赵王氏各种防寒保暖物品的物价。
赵王氏都不用翻账本,随口把近几年的价格说了一下:“这两年价格下来了一点,一斤棉花大概两三百钱。早两年贵的时候,好一些的棉花得四五百钱。今冬烧炕,被子薄一些,一条被子四五斤。往年睡床,四五斤一条的被子得盖两条,还有褥子。”
她伸手扯过赵骅身上穿着的道袍式样的棉袄,“这么一身,里头的棉花得一斤多。”
孩子们纷纷围到赵骅身边,伸手去捏捏棉袄的厚度。
赵淩眨巴眼睛:“这也不厚啊。”
“对。厚的穿着走不动道。”赵骅把自己的袖子衣摆从孩子们手上抢回来,笑话赵茂。
今冬赵茂做了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