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说好说,郎君未至弱冠,便已经身居高位,未来郭某还得郎君照拂才是呢。”
郭子仪哈哈笑道,话语十分热络,显然不介意跟方重勇拉近关系。
十岁的刺史啊,哪怕这个人是个低能弱智,也足以让所有人都高看一眼了!
大唐官场的规则,很多时候,不仅要看个人的能力如何,还要看这个人的后台如何。
方重勇身上荒谬到可笑的官职,其背后的森严含义,令人不敢轻视。
“大营在青角门外,某这便去整军。郎君最好即刻前往大营,随军同行。”
郭子仪将方重勇送到阿娜耶家的医馆后,便告辞离去。
……
大唐时代的碛口,因为种种原因,消失在了方重勇前世的历史记录上。
实际上,这个地方不是山西吕梁黄河岸边的那个碛口,而是在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附近。是两座大山形成的一条山谷口,附近有一条河可以提供水源,是一处很好的屯兵和互市之地。
方有德带着幽州边军精锐五千,在此地屯扎已经一月有余了。
突厥牙帐在什么地方,其实方有德心里是有数的,更别说有仆固部这样的“亲唐派”铁勒部充当带路党。
但是方有德也知道,唐军的兵力很少,并不足以横扫草原。
他心中有一个构想,为了解除掉大唐北边的边患,应该按自己的想法,来改变草原诸多部族的实力对比!
更西边的回纥,可以让它稍微壮大一些,因为回纥对于牵制吐蕃人在西域用兵,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只要吐蕃势强,那么回纥就不会跟大唐翻脸。
但是幽州北面到河套以北的这一段草原,应该让这些草原势力碎片化。
上兵伐谋,打打杀杀不是战争的一切。唐军现在就是在等机会!
在给李隆基的信中,方有德已经提出了自己的构想,只是不知道基哥会不会同意。
正在这时,张巡引着一个宦官进来,压住内心的激动禀告道:“节帅,天使来了,有好消息!”
“恭喜节帅,圣人给节帅加官进爵了。”
这位宦官低眉顺眼的对身披皮甲,身材魁梧的方有德说道,将手中黄色的帛书递给对方。
草草将帛书上的内容看完,方有德面无表情点点头,将其还给这位宦官道:
“知道了,本帅必不负圣人所托。”
随即平静的摆了摆手,示意这位他连名字都不想问的太监,快点回长安复命。
麻烦成堆的单车刺史
经过两天行军,郭子仪带着五百军士和一千匹马,从凉州进入甘州境内,屯扎于山丹县。
方重勇一行人,亦是与队伍同行,安全无虞。
山丹县地势三面环山,祁连山耸立于南,焉支山雄踞于东,龙首山屏障于北,丘峦起伏,沟壑纵横。属于一种“三山环抱,中央平原”的地形。
南面平原则是河西地区最大的山丹马场,数不清的牲畜在此放牧。匈奴民歌曰:“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说的便是匈奴因为被汉军打败,痛失山丹马场。
也是因为河西走廊各地大大小小的马场,让中原王朝可以持续得到优良马匹得以培养骑兵,保持边境上的军事优势。
山丹县的秋夜苦寒,方重勇一行人在军帐内烤火。阿娜耶则是在检查自己的药箱。
这次出远门,几乎把家里现成的药材给搬空了,装了几个大箱子。
方来鹊依旧是有气无力的在打盹,而方重勇则是在听方大福讲解西域风物。
方大福当年竟然在安西都护府中任职,还跟吐蕃人交过手!
“郎君可以跟郭守捉谈谈,明日去山丹县城,然后让大军帮忙收割牧草。”
方大福微笑说道。
方重勇一愣,随即微微点头,没有言语。
似乎看出他的疑虑,方大福补充道:
“入乡随俗,发兵助收乃是西域屯田的常备之举。郎君既然已经是甘州刺史,让郭守捉麾下军士收割牧草也是合乎情理的。
这马上就要过冬,人倒是无须担忧口粮,但牲畜则需要牧草喂养。如今将其收割正当其时,就算郎君现在不动,去了张掖城也肯定要颁布类似政令。
与其到时候手忙脚乱,还不如现在顺路就将事情办了。”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
“如此甚好。”
方重勇心悦诚服,方大福这一手可谓是好事做了,好处也拿了,还显示了存在感。
理论与现实总是存在很大的差距,政策都是到了一地后入乡随俗的更改。无论河西走廊这边的边军究竟是府兵还是募兵,无论是府兵番上还是长征健儿。为了生存,他们都不可能对周边的大小事务视而不见。
本地边军在春耕与秋收时节参与到农事当中,乃是成文的规定,只要没有战事就不会废除。屯田的军粮本身就是军需,这也是他们应该做的事情。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