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不少之前的时候还是大字不识的文盲,也不枉宋时披星戴月的上了那么久的夜课。
虽然犯官家眷可以解燃眉之急,但是那些被培养起来的低级文凭才是永明城能持续选拔人才的地气,只要愿意学,上去的通道就是一直敞开的,努力就能改变目前的处境,无疑是非常诱人的。
这群能从流民群脱颖而出从海上撑到现在的人,没有谁是懒人,极端的生存环境早就帮宋时筛选过一次了。
而这个时候,宋时终于有时间空出来处理永明城的进出口问题。
永明城的进出口贸易逆差问题一直很严峻,不管是粮食还是生存物资都是由海上的商船和官船运输过来的,而永明城地处偏僻,又是快进入隆冬时节,除了之前刚到的时候,一批居民种下的大量耐寒蔬菜,肉食只能靠山里的猎物以及海鱼。
最最重要且决定永明城生死的主食一直都是靠海船运输,当地根本无法产出。
南方商业盛行,改田为桑实属常见,沿海地区适合种植的地就更少了,就连当地的人食用的粮食也大多是从湖广地区运输过来的,因此宋时能看到运送过来的粮食之中,不仅有湖广的米甚至还有交趾转运而来的大米。
现在永明城的人数还不算多,主要以士兵为主,光是军粮的运输就是大难题。
永明城本身就是海运的最后一站,除永明城隔海相望的倭寇岛以外,再无其他可以运输的港口和合适的交易对象。
现在的永明城是以大魏朝廷一力推动的非商业行为交易,对于商船来说赚的并不算多,还要经过海上倭寇海盗的层层盘剥。
永明城必须找到核心的吸引力,把只是单纯做任务变成趋之若鹜,宋时选的就是水泥和玻璃以及船业。
水泥作为建材,占地多且重,虽然不值钱,但是可以用来压仓,比起去深山找的木材所费的人力要少的多。
而玻璃就是走的倾销路线,只要她的价格比那些外番洋商万里运转的还低,她就能吸引更多的海商过来进货。
船业则是依靠港口的利器,和永明城身后还未被怎么开发过的深山巨木。
南方在经过几千年的开垦和开发后,大量的深山老木都已经被砍伐殆尽,不管是宫廷的修建还是民间富豪的房子,无一例外都是需要大量的木材进行修建。
作为现在还是主流的木制船业,龙骨的质量就相当于船的质量,龙骨的大小就决定了船的大小,海上运输,本来就是九死一生,船越大能装载的货物就越多,因此能做龙骨的巨型大树就至关重要,依稀记得代清末年想要建立军舰的时候,他们的船舰龙骨巨木还是找洋人,从其他热带国家运过来的。
在没有大型钢铁炼制方法问世的古代,巨木就是大船的唯一龙骨标准。
墨利加(美洲)太远,而长白山就在身后,并没有被女真人怎么过度开发过的山林里,有着大量的深山巨木,在水泥的加持下,修路的难度将会降低少许,山中的巨木会更容易运输出来。
而那些经过长期运行的的海船在海上也容易遭受各种损伤,而永明城就可以提供修船甚至换船的业务。
废弃下来的木屑和其他材料也能拖进造纸厂,并不会浪费。
光是港口修船和停泊这块业务就能带动永明城的商业,加上水泥玻璃以及后续准备的青霉素,以及深山中的药材业务。
只要能打通海上运输的产业链,那即使大魏那边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提供支持的时候,只要撑过今年冬天,到明年夏耕的时候,永明城就能完成真正的自给自足。
如果龚敬能再收复石见银矿,那么永明城就会从大魏的吸血负担,一跃而成为大魏最强的输血管。
对于宋时来说,玻璃对于她来说成本接近于无,不可能干不过那些洋商,哪怕是本地,也需要大量的双层玻璃代替原本的窗子。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