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三通继续道:“没见过真小人,所以以为真小人优于伪君子。”
“好比古惑仔,我在《石头》里主张解构古惑仔,就是反感浪漫化小痞子、小混混。”
“进社会遇到各种真小人后就知道,伪君子已经很不容易了。”
“而刘备一辈子始终如一,已经不是伪,而是真君子。”
“我们不能叫他伪君子,就好像一个人一辈子没杀过人,你不能再说假装他不杀人,人家真没杀人。”
“同样的,一个人揍人,抢别人的功劳和升职机会,把锅甩了,脏活累活给你干,一句伪小人,也不是理由。这就是坏人。”
沈三通道:“我觉得我的《赤壁》有了更现实的意义,不能任由人去颠倒黑白。”
“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好就是好,坏就是坏,不能混淆,更不能颠倒。”
“去给坏人找亮点我可以不管,但我坚决反对解构好人,给好人泼脏水。”
“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道德是社会的润滑剂,做好人可以没有物质好处,但不能再有道德负担了。”
“鼓噪做好人有道德负担的风气,这是要把社会带到哪里去?”
“一旦道德被击穿,没有人可以置身之外,所有人都要承担成本。”
沈三通是有很大影响力的,特别是在八零后群体。
所以他用很长时间,来说明这个问题。
他说这些话已经不是回答记者,也不只是电影。
而是借这个机会,对年轻群体喊话:“在我看来,评价一个人,说到底,不过是两个方面,个人品德、社会公德。”
“个人领域,即私域。以及公域,也就是公众领域。”
“也可以说是个人品行和社会关系。”
“我刚才对曹操的评价只是从个人领域,个人道德。其实这不是重点。”
“对普通人来说,个人道德好坏,很重要。”
“有一些乐于助人的,甘于奉献的无私之人,也有一些穷凶极恶的坏人,但都是少数少数。”
“大部分人是半白不黑,为了生活,随着现实挣扎摇摆。”
“普通人最出格的也就是违法不犯法,仅此而已。”
“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做好自己就足够了,对得起良心。”
“一个普通人有良心,我们就可以给他很高的评价。”
“但对于掌握大量社会资源,社会地位很高的人来说,个人品德不是评价一个人最重要的标准。”
“我们当然希望掌握大量社会关系的人,是一个善良的人,是一个品行端正的人。”
“但实际上,更需要的是,是一个能够承担起相应社会责任,并且把自己责任履行好的人。”
“我们不能把大人物当做普通人,审视大人物,个人道德只是很小的点。”
“从个人道德来说,曹操很糟糕,但曹操私德上的问题,相比公德都只是小问题。”
“从社会角色来评价,曹操这个人,他承担好自己的历史责任了吗?”
“很显然没有!”
去责任化,爆料,第一场戏
沈三通后世目睹许多血淋淋的例子。
泽圣根本不是个人品行的问题。
就像一些掌握大量社会资源的人,喜欢搞慈善一样。
故意让别人关注他的品行,而不是他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扮演的社会角色。
演员最恶劣之处在于,没有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国家使命。
乌东老百姓认为他能带来和平,所以给他投票。
最后他带来的是沉重的灾难。
没法在欧盟和美国,俄罗斯,三方之间搞平衡也就罢了。
捞钱,卖地,卖资产,卖主权,人口贩卖,随你。
但连核武器这种禁忌都去触碰,将俄罗斯逼入墙角,最后将自己的国家带入战争的泥潭。
用纳粹练兵,在21世纪搞出来万人坑的惨剧。
导致和同源的俄罗斯,自相残杀。
这样的人,不配称作戏子,他连戏子都不如。
他不是个人道德问题,他代表的是乌克兰的国格。
而他将这个国家一同带入了深渊,上千万人流离失所,几代人死绝。
一些作品中,也有灾难性的例子。
《三体》中有一个人物,程心。
她是一个圣母。
这世界有起错的名字,没有起错的外号。
她确实是圣母,一个善良的人。
从个人品德来说,是一个无比光明的人。
可这世间最为凶残的恶魔,杀人犯,刽子手,造的孽都没有程心大。
连环杀手杀几十人就到顶了。
可程心呢?
她让人类的前途就此断送。
说人类选择了程心只是甩锅。
事实是,程心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