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一圈什么叫做“合作社”、如何帮助百姓们“互惠互利”,跳过世家、贵族,搭建属于他们自己的农产品平台等等。
其中的内容,简直如同惊天之言。
听到这些,一些人忍不住直接变脸,别说王应昕了,就是那些被安排好来找事的闲汉们,都不由被其中的经济学理论所吸引,认真的考虑起从商的可能来。
尤其是那“商业就是利用信息差来赚钱”的说法,更是如耳边钟声嗡鸣,令他们瞬间醒悟。
一时间,不少人纷纷加入了听课之中,整个横屋村几乎被围得水泄不通。
求真书院的学子们你看我我看你,皆敛声屏气,不敢说话了。
上层阶级里总是流传着一种说法,表示百姓们天生愚钝、不可驯化。
不仅对文化没有任何好奇之心,即便你认真教、掰碎讲,他们也是没有耐心听懂的。
可在童启的讲述之下,百姓们的反应,却直接破坏了这种说法。
瞧瞧这一堆扬起的脑袋,看看这恨不得钻进地里,亲自实验的动作。
你只要讲的和百姓切实有关,对百姓们真正有用,怎么可能会没人听呢?
这还是头一次,众人如此如痴如醉的接受着知识的洗礼。
而童启也成功把轮值讲学只给儒士讲的规矩,扩散到了,百姓们也有资格听的程度。
此次演讲,一改建康府百年农业变局。
不仅令他们明白过来了梯田的种植模式,稻谷养鱼的方法,还令不少人真正理解了商业的意义,重新思考起贵族、世家定价农产品的必要性,由被动到主动,近而跳过这群人,自己去决定他们的商品价格。
无形的翅膀,拉开了庶民和世家的反卫战。
随手播下的种子,也令建康府重新焕发生机,成为了真正意义上只记得童启,而不知华夏书院的特殊存在。
不少人由此心中都种下了一个希望的梦。
那就是知识确实是有用的,不止是之乎者也,空中楼阁。
还有着民生百态、与日常的息息相关。
此次讲学,一共持续了三天,而这三天,童启等人都住在了横屋村内。
即使后续求真书院派人请了好几次,都没有回去。
他们真正做到了有问必答。
无私分享。
哪怕这次的分享,直接撬动了整个南方引以为傲的世家经济。
分院选址
在确定百姓们弄懂了梯田相关的所有问题后,童启等人并未在建康府停留太久,转身便直接上了路。
继续向南而行。
什么轮值讲学,在他们的心中不过是一群纸上谈兵的家伙聚集在一起,互相辩论罢了。
既浪费时间,又浪费口水,还不如体验各府的风土人情更有趣一些。
若不是之前就答应了来此一趟,他们才不会特意绕道过来,结果来了,也没有感受到建康府对他们的欢迎。
反而因为学风太盛,盛到极致,这里的儒生、士人完全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便是眼高于顶,藐视一切。自诩是个读书人便出人头地,高于普通百姓一头,祖坟上冒青烟了,还未成为“贵族”,反倒沾惹上了一堆“贵族”的毛病,实在和童启想要的学生类型,完全不是一个样子的。
所以果断pass。
等王应昕他们后知后觉,发现童启已经离开后,简直气的要死,直接在书院里狠狠的砸了一通。
发作了不少的学生。
直到北地伊川县前一个月发生的动乱,被慢一步传了过来,他们在听到童启已经自愿解除了华夏书院山长之名,将位置让给了柏盛青柏老之后,被久久忽视的心情,这才瞬间又转怒为喜。
呵,还以为这人有什么大能耐,不过是个连山长之位都保不住的废物罢了。
连自己的大本营都丢了,丧家之犬,何足患也?
于是,自觉童启丢掉了华夏书院山长之位,便等于丢掉了人生的所有意义。
他们又乐观的载歌载舞起来,将此次的讲学之辱,直接抛在了脑后,继续起自己“曲高和寡”的清谈来。
情欲小说